我可以说这是马国的悲哀吗?
马国华人的节庆庆祝已经淡化的非常厉害,
大家连烟花都不怎么放了,
中秋月饼也不怎么吃了,
至少我家里已经没买了,
灯笼?
只是意思意思的提灯笼罢了,
我不像我小时候,
还提着灯笼成群结队的游街,
节庆的菜?
可以说大家都不自己煮了,
马国的年菜,只要你有钱,
可以说一年四季都能吃的到,
唯一有过年的感觉的菜,
只剩下鱼生了,
只有春节时候才会出现鱼生。
春节期间,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兴起那些大型烟花,
不舍的买大型烟花的我们,
除夕夜拿张凳子走到外面,
坐下来免费观看别人花大钱放烟花,
这么一放,
三五百,三五千到一两万马币是等闲事,
便宜的烟花呢?
还是有,但已经越来越贵,
市场经济非常不好嘛,
做父母的,
只能意思意思的买给孩子玩,
主要是因为二十年前烟花厂的爆炸事故,
当年事故死了很多人,
导致了马国前朝政府对各种烟花的禁止,
禁令生效直到今天。
烟花禁令生效那天我挺高兴的,
因为有些烟花我实在不敢恭维,
比如春雷之类的烟花,
那些爆炸声响异常大声的那种,
有些老少顽童马不知脸长的燃放烟花时候,
自私自利的只顾及自己爽快,
而枉顾他人性命安全的,
真心觉得他们太过分了,
也因为这种无知的玩法,
导致手指被炸断,被炸死,
是常有的新闻,
这哪里是烟花?根本特么就是炸弹!
这二十年来的烟花呢,
都是通过非官方管道进口的,
导致了价钱暴涨也是主因之一。
马国这些年的物价很贵,
马币贬值也是主因之一,
以前十块钱,感觉能买很多东西,
现在?
带着一百块钱到菜市场,
可能半圈吧?已经花光了,
现在物价的成长速度很快,
大概十年前吧?
在吉隆坡四周围,
一碗面只需要四块钱左右,
现在一般在最少六七块钱左右,
市中心当然更贵了,
一般普通人的工资,
基本还停留在比十年前或者再多一点罢了。
经济萧条不萧条,
可以看看我们摆街边的,
我们生意基本已经跌超过百分五十,
基本上这几年已经是这样了,
市场经济不好的时候呢,
根据过去我这些年看到的,
会有更多的人到街边来做生意,
但经济条件好的时候呢?
有很多人都看不起摆摊的。
马国华人人口遍布全国,
姓氏认同,节庆庆祝,
种族身份认同,
种族自身对美食的正宗与否,
都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
就拿美食来说,
喜的是,
美食已经融汇各种族美食的优点,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悲的是,
已经找不到所谓的正宗
连我自己也这么觉得,
做的好吃就行。
前几天,
才刚过印度人的春节(屠妖节),
现在连印度人,马来人,
过他们的春节,
大年初一必定会放鞭炮,
我自己是打从心里笑了出来,
不知道为什么,
就是觉得好笑,看一次笑一次,
但我必须强调没有任何贬义,
主要是觉得现在连节庆,
也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真的很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