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片引发的一些争论和思考

  下午要去香港参加 “EOS.IO Hong Kong Meet-Up”,我早上较早就起床了,看了下手机,发现微信评委群里,评委们在讨论一幅作品,有评委表示看不懂但做了推荐,也有评委写了评语并推荐,当然,也有评委明确表示反对。


  姑且先不讨论作品的内容。根据我个人的习惯,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太介入到具体的作品推荐评论中,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我们有评委组和各位无论是实力或者是责任心,都是让我很信的过的评委老师们;二来如果我过早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难免会让人觉得先入为主,不好再提出其它尤其是不同意见,或者说碍于给我情面却又不太好公开反驳,这一点是我不想看到,也不想要的结果。


  如果碰到非常优秀的作品,我还是会忍不住在评委群里吆喝那么几嗓子的,毕竟,我也是喜欢写作的,可能是所好略同吧,读到自己喜欢的作品,会让自己发自内心的心情愉悦,即便是自己给自己定了尽量不参与评判的约法三章等,但仍是偶尔也忍不住,这种感受,我自己对自己都表示可以理解。


  当然,如果以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还是想说下自己的看法。


  我做事有个自己的准则,就是看不懂的东西不做太多评论,但是我也反对一些将简单的内容复杂化,尤其是夸张化。扯远一些,相信每一个喜欢文学的同学,对鲁迅的文章一定不会陌生。我读书的时候,对于鲁迅的文章,不能算特别喜欢,但也谈不上讨厌,说再准确些,我喜欢他文章的一些大白话,一些话语说的很通俗,如同邻家兄长在跟你在对面神侃般。但我也有点不太喜欢他的文章,准确地说我是不喜欢过多地解读他文章的内容,比如鲁迅先生说过,这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自然就有了。


  这个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但我在上学的时候,不但为此“被迫”挖空心思解读这背后隐藏的更深的道理,同时还将这句连同那句话所在的那段落文章都要背诵下来,时隔多年后,我依然想不通“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到底跟革命、跟做人有什么关系?


  因此,我的看法是,如果你真的喜欢并看明白了,我支持你,不用顾及太多去推荐吧;如果你也跟我一般看不明白,那就放弃也可以不用做任何评论;如果你明确反对,因为你不认可,我也同样支持你,更欣赏你敢于说出那句“皇帝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的勇气。

  每个人所处角色虽不同,但各自都有自己的权利。

  

H2
H3
H4
Upload from PC
Video gallery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3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