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吐槽是一种什么感受?/@hqy

IMG_20180301_095444.jpg

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想到明天就是元宵节了,我决定去稻田公园走走。每年那里都有“琢鸡婆”的米塑活动。

IMG_20180301_175229.jpg

吃了早饭出发,赶到现场已十点。道路两旁已摆满小吃摊,车龙绵延。米塑活动一般是大人带着小孩子来,广场上己挤满了人。其中围得水泄不通的是舞龙表演,我霸蛮挤进去拍了几张照片。发现几队龙灯都是女子唱主角,原来这些队员是腰鼓队的原班人马,为配合元宵节的活动临时布置任务,训练一番就上阵。看上去动作不是太熟练。几次绞成了死龙,惹得观众大笑。

我到处找米塑摊,结果听见广播里在叫米塑组老师就位,准备活动。不一会,场上摆上了十张小桌,工作人员将材料搬到了现场。我十分欣喜终于能亲自动手“琢鸡婆”了。连忙往人堆里钻,不料一圈义工将我们大人拦在圈外。进不去,得想办法,这时碰到文化局一领导,说明来意后,他将我带了进去。

IMG_20180301_175035.jpg

我找了个人少的摊,要求师傅给点材料让我来学一学。
“师傅,我是来学琢鸡婆的,给点料啰。”
师傅按住装料的保鲜袋,生怕我们不请自拿,嘴里回应:
“这是给小孩子学的。”
“我也想学。”
“你一个老人学什么啰?吃了沒事做?”(啧啧啧,扎心,老人就该当木头菩萨。)
“是的了,沒事做就想学。”
“你学到有什么用?”(唉,人老了学知识都沒用?啥逻辑。)
“我有用,我今年学明年当师傅。”
“莫打吵,师傅随便当得的?也要有文化啰!”(哈哈,不得不服,沒文化也被你看出来了,我好像沒挂牌啊!)
“你这个师傅,沒文化也可以学啰,屋里沒文化的老人也琢得好。我想试一下,学不会我就去学文化。”

师傅拗不过,小里小气给了一小砣粉,还叮嘱“你做完把粉还给我。”

我还想逗逗他:
“你这个师傅,教小孩子也是教,教老人也是教,为什么看不起老人?”
“小孩子交了钱,将来手艺的传承就靠他们了。”
“沒有老人教,小孩子何学得会啰?”
我一边看着师傅的动作,一边照葫芦画瓢捏,一边逗师傅玩。说话间一只小鸡捏好了,

IMG_20180301_175455.jpg

“师傅,你看看要得不?”
师傅瞥了一眼,似乎觉得这个老人不像个完全沒文化的,只好说:
“好了好了,你这个老人真……”
“真什么?真冇文化,是吧?你是怎么看出我冇文化的?”
“我怎么就沒看出你有文化?”
师傅十分不耐烦了,说我一不是工作人员,二不是家长,混进来还不老实。算了,大过年的何必与“有文化”的人一般见识,看看别处吧。
只好跟师傅打个招呼:
“师傅,谢谢你的教导,我回去学文化去了。”
转过身噗嗤笑出了声。

我退出来,到各摊位看看,发现都是小孩子自己在弄,经了解,十个摊只有三个师傅,电视台的摄像、拍照,对着这三个摊就行了。

IMG_20180301_110147.jpg

我就不明白,这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举办方为何不多培训些师傅,像我这种老没文化的人都能做,而且愿意做,民俗文化要真的传承有什么难办?花那么大力气去申遗,何不实实在在做些弘扬的事?只做做样子拍拍照能传承吗?怪不得我侄甥今年不肯去了。

IMG_20180301_175252.jpg

我说这些,被举办方听到了不知是何感受,会不会像我一样笑得出来!

H2
H3
H4
Upload from PC
Video gallery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1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