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在文章《融资超过30亿美金的EOS区块链项目,解决的可能是个伪需求》 中发出了对EOS的质疑。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个结论我却无法认同。
以下是原文认为EOS解决的是伪需求最核心的一段内容:
很简单,区块链的世界,我认为解决了两个重大的痛点,货币私有化和交易领域去中介化,而并非是要让这个世界或互联变得更快,或者说去中介化之后,完全“免费”。因此,我认为EOS目前解决的“快”和“免费”这两个需求,是伪需求。
首先,我不能否认这种伪需求的存在。对区块链的伪需求是什么?就像我前几天的文章写的,有人为了用区块链而用区块链,蹭区块链的热度,作着发财的梦。他们需要的只是爆涨的Token,而不是区块链,这就是肖磊所谓的"伪需求",也是区块链泡沫的的所在。
但是,有泡沫,不等于全部是泡沫。伪需求的存在,不等于对区块链效率的需求就是伪需求!
肖磊的理解我觉得是——以偏概全。
区块链不仅是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的世界解决两大痛点——货币私有化和交易领域去中介化,这正确,但是不全面。货币私有化和交易领域去中介化功能,解决的都是货币相关的问题,前者是货币的所有权问题,后者是减少货币用于支付的流通环节。区块链可以实现分布式的记账,但是却不仅仅用于分布式的记账。
分布式账本里,记录的只是资金的流动,A付给B,B付给C……然而,区块链上也可以记录更多的信息,而不限于资金的流动。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数据库 ,而不仅是分布式的账本。
肖磊认为EOS在代币的分配机制上是非完全中心化的,就认为EOS解决的是伪需求。但事实上,写入区块链的不仅是资金或价值的信息,还包括内容信息,那么,我就说说内容写入区块链的应用。
目前,从落地应用来看,内容写入区块链的平台主要有很多种类,游戏类、版权类、慈善类……其中,文章类是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区块链应用平台。肖磊在他的文章中也提到了——Steemit。
Steemit——区块链内容激励平台
文章类的应用最经典、最成功的应该就是Steemit,Steemit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交平台。用我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用思想社交的平台,每个思想都可以产生价值。
我举个例子,我参加了一些网上诗词群,里面都是喜欢诗词的人。比如其中一个群,每天会有一个作业,大家可以按照作业的要求完成一首诗或词,但是周五这一天,可以得到1元钱的奖励。对,就是1元人民币。周五这一天的作业量明显比平时多。一块钱就具有这样明显的激励效果。
后来,我发现了Steemit,于是我开始在Steemit上写作,我的一首诗或词就远不止一块钱了。这激励我更热爱写作,不仅是诗词,我也会写出我对亲人和朋友感受,我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这就是区块链内容平台给写作者带来的激励。
就凭着我这些肤浅的思想,我认识了很多朋友。 如果在一个中心化的平台上,第一,我很难能获得收益。第二,我的思想的质量,也无法与其他人比较。
而在Steemit上,基于这个公链上的代币,使我可以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我获得的收益可以与他人比较。因为我们写作的内容类型不同,但是通过货币可以衡量我们的文章价值。尽管这个价值与我内心的判断并不符。但是这些收益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是我在中心化社区上,完全得不到的。
区块链内容平台上作者收益的来源
和中心化平台一样,区块链内容平台可以通过广告获得资金来源。目前Steemit没有投放广告。根据Steemsql的数据,截止至北京时间2018年4月25日14点,steemit共有注册用户963291人。基于这个巨大的用户群,steemit如果投放广告,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而这些资金,都是内容创作者收益的来源。
除此以外,内容写入区块链,可以解决激励的来源问题。人们为了获利而来,却由于更多感性的因素而留下,例如兴趣、友情等。人们还会出于获利的动机,或者这些感性因素,投入资金,而这些资金就成为内容激励的资金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人陆续将代币(Steem或SBD)换成其他资产(BTC或法币等),但仍然会有新的资金流入Steemit,这是一个永续的过程。
这个永续的过程,是区块链内容平台所特有的,中心化的平台无法替代这个过程。
区块链内容平台有利于解决版权的纠纷
内容写入区块链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解决版权的纠纷。如果一个中心化的社区,内容写入的时间是有可能被篡改的,在不同的社区和平台上,出现文章抄袭或相似,会产生信任问题。双方各持一词,无法确认纠结哪一篇作品的写作时间在前。
而区块链中记录的是文章实际发表的时间,基本上是无法修改的。区块链上的时间戳,不会存在争议,在产生版权问题时,谁先谁后,一目了然。
区块链内容平台更需要效率和免费
对于内容写入区块链而言,可以对内容产生更好的激励从而推动内容的发展。并且,内容对于去中心化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因为内容创作者对内容更热衷,中心化或非中心化带来的币价波动,不是写作者最关心的东西。
相反,内容写入区块链,需要效率。在以太坊上很难建立一个Steemit,比特币公链更不能。当然,我也可以自己做一个诗词类的公链或私链,但是我需要开发资金和建立节点,我没钱。而EOS给我这样的一个可能,免费建立一个我想要的、高效的内容平台。
区块链内容平台的公平性问题
尽管Steemit上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成功的项目。
第一,内容平台的激励并非来自节点见证人,而是来自于其他的用户。前面说过了,目前Steemit共有90多万用户。
第二,更多的专业化平台加入了Steemit公链。目前,有音频、视频、直播、编程等多个平台接入了steem公链,共享这个共链上的代币和用户资源,这些平台面向的是不同爱好的用户。用户可以在自己爱好的平台上发表文章,并可能获得点赞。例如,某用户A很喜欢音乐,他在音频平台上发表了自己演奏的钢琴曲,音频平台的审核者发现了他卓越的表演,然后给他的这篇文章(音频)点赞,从音乐专业角度,使用户A获得了他应有的收益。
目前,这样的平台有很多,这使得steemit多了很多中心化的审查,这些中心化的平台和节点见证人们共同维系着Steemit的生态,这使得Steemit更去中心化。而且我相信,这样的平台会越来越多,这样平台越多,steemit就越去中心化。
EOS比Steemit更进步
其一,在EOS上开发内容平台,可以在区块链上发文章,可以成为作者的原创版权和时间证明,而不需要向节点见证人持续的支付费用。此时,内容与代币无关,EOS的中心化与否,都不会影响内容功能的需求。
其二,Steemit的确存在个别的节点见证人问题,我就不宣扬了。由于个别的见证人在点赞时的不当行为,影响了文章收益。
但是EOS上的应用平台与节点见证人是分离的,应用平台有自己的Token,EOS节电见证人,很难像Steemit节点见证人那样干预和影响应用平台的生态,这是EOS与Steemit的区别,也是EOS的进步之处。
也许TVB哪一天也会建立一个中国古典诗词的应用在EOS公链上……
正是由于公链的开放性,更多人可以更多的形式加入EOS区块链,以更多方式与节点见证人共同维系着这个公链上的生态,使这个生态离去中心化的目标,越来越近。
Steemit给我们的启示是,肖磊的逻辑问题是“以偏概全”,他否定了内容+区块链的需求。
内容+公链这才是EOS卓越之处,绝对不是伪需求,而是各个领域的内容产生者非常切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