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學】三个一 | 月旦评 | “退”

這陣子, 很多人在談論一條短片:
一位少女, 十三歲退學做CEO, 還被馬雲邀請去創業基金會上演講, 一時風頭無兩。
眾多評論一躍而起, 有的評論學校制度, 有的評論家長教育制度,
有的羨慕, 有的欣賞, 有的認同, 也有很多葡萄 (廣東話意思: 吃不到葡萄是醱的之簡寫)

最多人評論的就是:
【到底我十三歲的時候在做甚麼?】
【甚麼時侯可以退學?】

從這件事上, 我看出了好幾件事, 其中最大的是, 現今的人如何看成功?

  1. 成功取決於你是否屬於小眾的人!
    不難發現, 最近媒體, 特別是網絡媒介特別喜歡去找一些"特別"的人。
    只要你做的是有違於一般人做的, 媒體就喜歡發掘出來。
    我不反對這是很吸睛的事。
    特別是這位十三歲的主角, 她的勇氣, 她的創意和行動力不容小覷, 這也是值得佩服的事。
    當然, 我也不反對她是成功的, 但並不是所有人成功的模式。

  2. 成功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
    回看歷史, 有很多有才的人都是失意的, 覺得時不與我。
    看看古代很多的詩人, 都覺得懷才不遇。
    這不能不想到一個問題: 天時, 地利, 人和。
    這位少女, 剛好生在一個提倡模糊世界邊界的時代,
    而剛好又有條件可以和別人合作, 製作APP來迎合別人的需要。
    再加上,家人的配合和開放態度。
    這些因素決一不可。
    你有頭腦, 還需要有人支持, 有人支持還需要有技術。
    她剛好這些都有了, 加上她的勇氣和努力,

要成功, 沒有一定的方程式,
退學與否, 也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夠認識自己的能力去退學, 是勇氣
想有樣學樣跟風的去退學, 是逃避

倒過來問自己, 今天你退學了, 會讓你的生命得到更多嗎?


<<讀書>> 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559950_10154017042880657_743700633_n.jpg

H2
H3
H4
Upload from PC
Video gallery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