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还未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为发生的一些事情而愤怒,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感到迷惘,这些很多不良的情绪,如同疾病一样不时会出现在我们身体中,令我们感到失望、失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无序甚至混乱。
为什么我们会焦虑?我们为什么会愤怒?我们为什么又会迷惘?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主要是来自一些尚未发生的事情,我们总是陷于焦虑的情绪中,以至于夸大了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但是却很少去花多些时间去分析这焦虑背后的原因,并尝试去努力解决它。
比如我们准备要做一件重要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临近时,我们会愈发觉得焦虑,焦虑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准备的不充分,甚至可能还未开始正式准备,又或者对已准备好的缺乏信心。我们陷入一种焦虑的情绪中,反复出现,我们试图通过其它一些事情来转移这件事情对我们的注意力,甚至麻痹自己,但屡次之后都会失望,而且更让我们的焦虑情绪愈发加重。
避免这些负面情绪的解决办法,首先就是找到问题的来源。要想减缓焦虑情绪的继续蔓延,就应该立即开始着手准备要做的事情,哪怕是刚刚开始准备,也会让你的焦虑情绪很快有所缓解,直到你完成准备工作,并再三确认过后,这时候你会如释重负般不再焦虑。
焦虑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源于我们通常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因为长期进化的原因,我们多数时候习惯于无论是身体或者是思想总待在让自己觉得舒适的位置里,相比较那些未知的事物,我们内心更习惯和偏向于那些已经熟悉的认知内容,甚至有些条件反射般排斥新生或陌生事物。避免内心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的最好办法也是马上着手,向着你内心那块先前不熟悉的区域进军并熟悉掌握它。
通常情况下,熟悉的人让我们产生的愤怒,要远大于那些陌生人让我们产生的愤怒。我们习惯于在外对陌生人客客气气,将自己最友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却往往将自己最不耐烦和最易动怒的坏脾气给了自己最熟悉的身边人。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最根本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我们对自己熟悉的人太缺乏耐心,二是我们对自己熟悉的人要求过于迫切。前者毋需我解释,这里主要解释下第二点,对自己熟悉的人要求高本不是件坏事,但因为太过于迫切和操之过急,显然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一但未能达到自己内心中的想法时,这个时候最容易情绪失控而感到愤怒。
弄清楚产生愤怒的原因后,解决的方法就是对症下药,即做事尤其是对熟悉的人时,锻炼自己要更有些耐心,要坚信无端的抱怨指责和批评只会让双方的情绪变得更坏,让事情变得更糟,甚至一发不可收拾而却于事无补。要从内心真正意识到罗马真的不是一天就能建成,凡事都要有个过程,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反而更容易揠苗助长,让自己得不偿失。
迷惘背后的主要原因,多是来源于我们对自己目标的模糊和不确定。如同一艘船在海上行驶,如果没有一个目标的话,这艘船多半会在海上任流漂泊。没有明确目标或者目标设立不实际的人,多会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容易陷入对未来生活的反复迷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