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自己终于看完了《霸王别姬》
为什么是庆祝?因为我不是京戏迷,也不喜欢京戏。所以这类关于京戏题材的电影,从第一分钟起,我就坚持不下去。
之前每次从迅雷下载下来,看不到一分钟就关掉了电脑,安慰自己,下次心情好的时候再看。
就这么一直拖,拖了七年。直到前一段时间失眠,就打开电脑,想通过看电影获得睡意,结果被剧情吸引,一下看到凌晨三点。后来朋友来访,又推荐给她,并一起看了第二遍。
看了这两遍,我不仅喜欢这部剧,也对京戏的那种说唱韵味有了很多喜欢,总之,收获很多。
本片的尺度很大,即使放到现在,也很难通过广电审核。能在1993年上映,并拿下4000万票房,实属天大的幸事。
据说是邓小瓶看完此片后,特批上映。可见这部片子的感染力有多强。
《霸王别姬》的主演是张国荣,与现在的小鲜肉不一样,他的作品清一色是五星好评,也说明90年代港片的制作水平以及演员几乎都是巅峰状态的。
1994年的奥斯卡金奖电影是《辛德勒名单》,但《霸王别姬》的水准绝不在《辛》之下。有人说这是中国唯一一部能拿奥斯卡的电影,你同意吗?
今天来详细写一下,里面比较好的几个情节和我的一些感悟。
《霸王别姬》的时间背景是清末到文革,讲述了京戏名角程蝶衣从小到大跌宕起伏的一生。
程蝶衣的母亲小丽是一个青楼女子,她生下程蝶衣后,由于是儿子,不能长期养在青楼,就把他送到梨园行混饭吃。
梨园行的老板关爷,非常喜欢程蝶衣的长相和身段,但看到程蝶衣多一根手指,坚决不肯收下。
小丽说:您别嫌弃我呀,您只要收下他,怎么着都成。
(《阿甘正传》也有这样的情节,为了儿子的教育和前程,母亲愿意牺牲自己的色相。)
关爷说:别介啊,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啊,主要是他的祖宗不赏饭吃。
(这个下九流也是一种讽刺,民国以前,戏子都是下九流,而如今京戏已经成了国粹,而明星演员们个个身价过亿。)
于是小丽直接抱着程蝶衣走到巷道,捡起铡刀把程蝶衣多余的手指给切了。 看得我都肉疼。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果小丽不下狠手,程蝶衣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获得成功。 )
而后程蝶衣成功进入梨园行,学京戏意味着吃苦受罪,用砖这么压着劈跨,程蝶衣痛不欲生,不停哭叫。
梨园行的老伙计说:要想人前显贵,您必得人后受罪。
不知名的角色的这句台词,我认为非常励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程蝶衣的师哥段小楼,一直对程蝶衣照顾有加,从未被人关爱过的程蝶衣,也慢慢爱上了自己的师哥。没错,同性恋。
(这也说明,孩子如果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择偶观就容易畸形。社会现象也是这样,缺父爱的女孩子,会喜欢老男人,缺母爱的男孩会喜欢老女人。所以,为了孩子的幸福,一定要保持家庭的相亲相爱。)
后来,程蝶衣实在是受不了梨园行的训练之苦,就和小癞子一起逃跑了。
他们逃到了戏园子,看京戏名角唱戏,大呼精彩。
程蝶衣和小癞子都感动地落泪。因为他们知道,台上的戏子虽然享受着无限风光,但曾经也肯定吃苦受累,挨了很多打,才熬到了今天。
为了成为名角,他们决定返回梨园行,吃多少苦也愿意。
意料之中,程蝶衣又挨了一顿毒打,但他被打得心服口服。
而小癞子以为师父真要把他们两个打死,吓得上吊自杀了。
(其实这是一个隐喻,小癞子是程蝶衣童年时期贪玩的一部分,现在小癞子死了,意味着程蝶衣失去了玩心,会在京戏方面从一而终)
收回了心的程蝶衣,慢慢在京戏方面有了建树。
一天,大清的一个公公过80大寿,一位经理来考察各大梨园行,为张公公筹备一场京戏。
经理看到程蝶衣身段和长相非常不错,就让他唱几句《思凡》。
但程蝶衣唱串了戏词,把女娇娥唱成了男儿郎。
经理转身就要走。
师哥段小楼为了让程蝶衣记得错误,含着泪,狠下心,拿着烟斗在程蝶衣嘴里捅出了血。
(参加过同学聚会的人都会感觉到,同学们相互吹捧特虚伪。其实真正的兄弟,不是表面上对你恭维的人,而是在你犯错的时候,能犀利给予你批评的人。)
程蝶衣痛定思痛,终于唱对了戏词,感动了经理,挽留住了这单生意。
最后在张公公的寿宴上演出非常成功,不仅获得了留言点赞,还获得了几百大洋的打赏。
张公公看程蝶衣长得很标致,让人把他送进寝宫。玩完了美女后,又对程蝶衣进行了猥亵。当然,张公公没有鸡,除了亲亲摸摸,其实啥也干不了。
(张公公这个人让我明白,人如果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即使功成名就之后,也享受不到应有的快乐。对于太监来说,最重要的是鸡,而对于商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诚信,每个人都有最重要的东西,一定要坚守。)
时间推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程蝶衣和段小楼已经成为了一代名角,青年翘楚。
同时期的青年学生,都在游行示威,反对日本侵华。
段小楼却道出了不一样的见解:这些学生,一个个都TM忠臣良将的样,那日本兵就在城外头,打去啊!
(这段台词,非常犀利地讽刺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光说不练假把式”的那些人,光喊口号没啥用,放到现在来看,网上的那些爱国喷子,其实也是这样)
这天,程蝶衣唱《霸王别姬》的时候,炉火纯青的表演,让京城一霸袁四爷非常欣赏,欲与程蝶衣结为知己,但程蝶衣心里爱着师哥,不愿意答应。
而段小楼在成功之后,得意忘形,唱完戏就到青楼作乐,还爱上了青楼女子菊仙,并要娶她为妻。
程蝶衣的母亲就是妓女,这个身份让他受尽屈辱,再加上自己又爱师哥,师哥要娶妓女,毁三观的组合让程蝶衣难以接受。
程蝶衣希望段小楼能陪自己唱一辈子的戏。但段小楼觉得苦了这么多年,现在就应该是享受人生的时候,不顾程蝶衣的反对迎娶了菊仙。
程蝶衣心碎了一地,只能和袁四爷惺惺相惜。
等到日本人攻陷北京,段小楼生性刚烈,在戏台上与日本兵发生冲突,被日本人抓走。
日本人给程蝶衣写信,若想救段小楼,必须为日本人免费唱一次戏。
段小楼当晚就去给日本人唱了一曲《牡丹亭》
救出段小楼后,二人的态度截然不同。程蝶衣觉得日本军官懂戏爱戏,同时为了救人,值得一唱;而段小楼却认为,给日本人唱戏有辱国人脸面。
菊仙趁二人不和,为了拥有独自的爱情,怂恿段小楼不再和程蝶衣一起唱戏,安安生生过日子。
二人不唱戏后,程蝶衣只能隔三差五地找袁四爷私混,而段小楼整天闲在家里斗蛐蛐。
(这也说明,很多人梦想着自由,其实人若不工作,跟废物没什么两样。)
他们的师傅关爷得知两人这种消极状态,招他们二人回梨园行训话。
关爷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二人被训得老老实实,决定重新开始唱戏。
到了1945年的时候,日本投降,本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关爷因为年老体衰去世,别人都在庆祝抗战胜利,而段小楼和程蝶衣却只能过丧事。
国民档进城后,也要听《霸王别姬》,可听完后,却要打程蝶衣,因为程蝶衣曾经给日本人唱过戏,而且还与日本军官青木有探讨京戏的书信往来。在一轰打闹过后,怀着孕的菊仙被打得流产,程蝶衣也因为犯汉奸罪入狱。
段小楼和菊仙为了救程蝶衣,求助势力很大的袁四爷。
袁四爷在法庭上开脱说,程蝶衣给日本人唱戏,是因为受到了日本兵的殴打和胁迫。
但身为戏痴的程蝶衣却说:如果青木还活着,京戏就传到日本去了,你们杀了我吧!
此言一出,法庭哗然。法官正要宣判程蝶衣的罪状时,没想到收到了上级特殊命令,释放了程蝶衣。
原来是国民档的一位高级军官也想听《牡丹亭》,让法官放人。。。
(这几个镜头深深说明,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没有尊严,一切执法、司法就如同儿戏一样。)
被救出狱后,程段二人再次分开。程蝶衣整天关在屋子抽大烟。段小楼则在路边卖西瓜为生。
三年后,国民档败退台湾,解放军进城。程蝶衣和段小楼在路边相遇,没想到张公公已经沦落成街头卖烟老头了。
而袁四爷则直接被解放军当作恶霸枪毙了。
这或许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最真实的写照了吧?
而解放军依然请程段二人唱《霸王别姬》。但因为毒瘾发作,程蝶衣难以唱好角色。
回家后,段小楼把程蝶衣绑着,帮他戒毒。
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所幸的是,程蝶衣熬了过来。
程蝶衣恢复后,政府想把京戏里面融入劳动人民的元素,以满足政治需要。
程蝶衣却坚持己见,说这种服装太奇怪了,没有传统的京戏服装好看。
就因为这种想保护传统文化的态度,程蝶衣受到了政府工作人员的排挤,到了文歌的时候,伵人帮进行了一场政治清洗,很多京戏演员无辜受到批斗与迫害,其中受害最严重的就是段小楼与程蝶衣。
二人在被批斗的过程中,精神崩溃,相互揭对方短。菊仙也被程蝶衣当众骂淫妇,最终受不了这种打击,而选择了上吊自杀。
试想一下,连日本人来了,段小楼和程蝶衣都没有屈服,而在文歌中,所有人都低下了头颅,文歌的可怕程度,可想而知了。
这一段很好地表现了,文歌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破坏力有多大。它警醒着我们所有人,不能再让历史重演。
文歌的风头过去后,程段二人又可以一起唱戏了。而程蝶衣选择了做真正的虞姬,拨出宝剑自吻而死。
看着程蝶衣死去,段小楼却笑了,因为他知道,这是程蝶衣作为一个艺术家尊重艺术的方式。他一生都在演虞姬,最后也像虞姬一样死去。
陈凯歌说,《霸王别姬》没那么多深入的东西,只是在讲一个道理:政权朝移夕转,艺术却能永恒。
而每个影评人都能从此片中得到很多别致的东西,或许这也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文章图片太多了,steemit平台上传图片太麻烦。
我直接上传公众号的文章链接吧,请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