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时代的内容平台:社区自治才有未来。

  昨天上午时候,我们已经通过 @cn-reader 将上一期“月旦评”(《“月旦评”第九期优秀作品最终获奖名单》)的获奖者的鼓励正式发放给大家。

  事实上,从最近几期开始,我们已经尝试通过社区自治运作的方式,期望能将活动正常化和持久化,包括“月旦评”、茶馆等的运作,最好是社区成员共同自治,如同区块链的宗旨之一,去中心化的那种:),通过社区参与成员的不断努力,实现最终活动和社区的自治,最终实现我先前的理想:(社区)民有、(社区)民治和(社区)民享。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目前“月旦评”已经进入第十期(每月举办一期,每周1轮,每月4轮),再过两个月,也即将迎来“月旦评”活动创办一周年。在过去的十个多月里,“月旦评”的评委组老师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每周都兢兢业业、毫无怨言、默默地推荐着他(她)们认为优秀的作品,并且是毫无报酬地做着这些工作,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议。熟悉“月旦评”的小伙伴们也都知道,”月旦评“的规则也是不断完善着,这跟评委组老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虽然言语不足以表达出我心中的感情,但在这里我依然要再次说声谢谢,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对于“月旦评”优秀作品,我们更是一直鼓励和支持的,但既然要鼓励要支持,除了精神上的口号支持之外,物质上的激励也是必须的,因此从第一期(包括“月旦评”的前身)开始,我在每期都会拿出一部分真金白银(SBD或STEEM)作为对大家的鼓励,但是为了更长远的考虑,也为了能够长期地将这个激励延续下去,我想到了成立@cn-reader,用@cn-reader 来发动社区文章创作,并通过其获得的一定收益来反哺到社区优秀作品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的确实现了些想法。

  但我认为这远远还不够,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如果单从“月旦评”的作品奖励来看,可能短期或者长期都足够了,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steemit社区目前的发展情景,尤其是中文社区,很多人写文章的收益还是非常低的,可以实事求是地讲,少的非常可怜。我时常也会浏览一些帖子文章,看到好的也会点赞,但毕竟精力时间等都有限,况且因为steemit的机制,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实际上能够覆盖极少一部分人就已经不错了。所以这个也是我比较忧虑的一点,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现有的小伙伴们得不到一定的支持,那些还在门外边观望或者开始尝试试水的人,更是望而却步。

  当然,这里我要纠正一点,我所说的,是指那些我认为优秀的作品,或写的好的文章内容。近一年前我创办“月旦评”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发起“月旦评”这样的活动,让社区文章多元化、丰富化,让更多优秀的作者加入,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而今将近一年过去,“月旦评”在中文社区的知名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大家也都是非常认可的,包括投稿的数量也是所有活动里相对较多的,毫不夸张地讲,“月旦评”这个活动是steemit 中文社区里目前办的最久的,影响力最大,也最有含“金”量。

  而今,我认为之前的想法只实现了一半,50%,为什么这么讲?社区的文章内容从原先较为单一饿题材,现在虽然已趋于多元化和较为丰富化了,但还有另一半呢,吸引更多的优秀作者并创造出更多优秀作品来,这个才是重中之重。如同一个城市一样,有人才有活力,而事实上这个跟上边所讲的收益太少,导致很多优秀作品无法被发现,进而让这些作品背后的作者望而却步甚至失望离去都是能够想象到的。

  俗话说,锅里有肉,碗里才会有肉。我希望不仅仅是“月旦评”这个活动能够办的更好,更长久,也希望社区出现更多的活动,通过精神+物质双重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加入到这个平台,让steemit被更多的人知晓。

  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月旦评”现在已经有较为完善的评判规则制度,有非常尽职和稳定的评委组各位老师们,也有较为稳定的奖励来源(@cn-reader),我计划在“月旦评”满一周年的时候,将“月旦评”的管理权限交由社区成员来维护,将重心放在新的活动项目开发,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活动(包括社区现有的和未来的)参与,以及我个人喜欢的创作上来。

  至于这个新项目,目前还在萌芽想法阶段,待到成熟时再对外公布吧。

  想法很好,但更关键的是实践并不断完善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H2
H3
H4
Upload from PC
Video gallery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2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