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yan 剛剛寫了一篇 STEM 文章,相當值得看。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一)
https://busy.org/@robertyan/stem-33j60d0hfr
他打開了一度很值得探索的大門,的而且確「成年人需要STEM教學」!
成年人的學習方式是「Learning by Doing」意思是「體驗學習」。「死記硬背」的話,可能在學校行得通;若成年人再透過「填鴨教學學習」,但在職場上完全可以派不上用場,原因是很容易一成不變,不能變通。
用一場足球比賽是最好的例子,足球的團隊訓練是戰術,同一套戰術,可以訓練無數次,並且會假設不同的情況下,戰術要作甚麼變化。目的是要球員在臨場發揮時,能即時作出反應。
若果,仍是死記硬背呢?
- 反應會比較慢
- 不能適應未來變化
「死記硬背」方式是總結過往經驗,可以用在考試或流水式的運作,而這是機械式的運作,可以防止錯誤及容易糾正錯誤。若用在企業內,是培訓「工具式」的基層員工。
但是「體驗學習」方式,目的是「思考不同的可能性」,應付未來千變萬化,甚至是未知的需要。若用在企業內,這是培訓「領袖」式的中高層員工。
而STEM教學,完完全全是「體驗學習」,若用在員工培訓上,是可以訓練一班應付未來需要的員工。
但是一所普通的公司如何運用 STEM 呢?
STEM中,E 會經常用在「團建」上 (Team Building),E 代表工程,我在青年商會擔任了兩年培訓委員會主席及副主席,當中統籌過不同的培訓項目。而很多培訓導師,均會運用「工程」於「團建」活動中。
我第一次參加「團建」培訓時,當年的培訓導師便是派給我們每組一份「報紙」,要我們運用這一份報紙,築一坐「最高的塔」。
過程中,「塔」的高低並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培訓導師會從中觀察:
- 大家是否願意嘗試?
- 誰願意擔任項目領導?
- 誰只懂「指指點點」,而不懂分配工作?
- 誰最能「知人善任」?
「STEM 教學」與「填鴨教學」有一樣相當大,而很重要的事情。便是「STEM教學」的過程中,那一個「功課」是可以「完成不了」,甚至是「失敗」。不過,當中的經驗卻十分重要。
E 用在「團建」上,我在培訓委員會時,看過十次以上,不論是用報紙、用樹枝、繩索、甚至是人力。

Source: Pixabay License
Free for commercial use
No attribution required
大家知道為甚麼選「工程」(E)來做團建一部份嗎?
原因是「工程」項目很需要分工合作,每一部份均要大家互相溝通,互相補位。培訓導師將這融入「團建」中,可以即時「測試」出,誰是「扮領導」,與及誰是「未來領袖人才」。
青年商會內,有一句很重要的格言「人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寶藏」。
而當STEM用在成人學習,特別是「團建」時,有一個相當有趣的效果。因STEM項目,在學習時會面對不同的困難,並且不一定成功。但在 Time Up 時間到時,若仍未完成。有的團隊會出現「埋怨」,有的團隊成員卻會「鼓勵」大家。
「人格」的善與惡,便會一一呈現。
整個「團建」過程,大約半小時至一小時,可以很快看到不同員工的能力、心態及品格,比做「職場心理測驗」更為有效。並且,不會有「職場心理測驗」的戒心。
若您是企業老闆,想不想試一試將 STEM 運用在員工培訓 及 團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