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三絃是白族彈撥絃鳴樂器。龍頭三絃是因為琴的首部裝飾龍頭而得名。大多流行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鶴慶、洱源、大理、雲龍、和蘭坪等地。龍頭三絃是白族說唱音樂“大本曲”和“本子曲”專用的唯一伴奏樂器。深受白族人民的喜愛。
第一次聽龍頭三絃彈奏,是在大理一個菜市場買菜的時候。忽聞有陣陣琴聲傳來,和市場上放的音樂大有不同,就循聲找去;在菜市場的拐角有個大大的門,門旁邊有牌子寫著老年活動中心,琴聲從裡面傳出來;我隨即推門走了進去,看到有幾位老人和幾位中青男子圍坐在院子中高高大大的大青樹下,一位阿叔在彈著手中的龍頭三絃,閉著眼睛,沉浸在自己所彈奏的樂曲中,想著流年往事;旁邊圍做的人,有的一邊吸著水煙,一邊凝神傾聽著,聽得有滋有味。而我也被這優美渾厚的絃樂所吸引。也坐下來聆聽著。
據說龍頭三絃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很早以前,在洱海邊上住著一位老人,他有三個兒子,大郎貪財,二郎好吃懶做,三郎從小愛彈祖傳的龍頭三絃。三郎長成英俊的小夥,也彈得一手妙琴。悠揚的琴聲,白天能使含苞花蕾開放,夜晚能使星星不眨眼睛,他用琴聲教會四方八寨的姑娘唱歌跳舞。
一年老人去世,兩個哥哥為多分家產把三郎趕出家門。三郎到處流浪,用琴聲安慰一切不幸的人,他在哪兒彈起三絃,哪裡就有歌聲和笑聲。
有一天三郎走進一個村寨,見一家老兩口正在抱著女兒痛哭,原來村子本主廟裡來了一個妖魔,一會又變成一條粗蟒,它每天要吃一對童男童女,明天正好輪到老兩口獻出女兒。三郎決心為民除害,第二天晚上在廟裡燃起火堆,坐在火邊彈起龍頭三絃。藉著火光,他看見牆上畫著一個絕色美人,正在對他微笑、眨著迷人的大眼睛,三郎不由自主地唱道:“姑娘,你是天上的仙女,還是人間的花神,你若有情,我願表意。”歌聲未完,畫上的美人竟飄然落地,圍著火堆翩翩起舞。
突然,吃人的妖魔鑽了進來,它見了姑娘和少年想美餐一頓。誰知,美妙的琴聲使它癱軟入睡。姑娘忙解下龍頭三絃的揹帶一抖,變成一條鐵鏈纏住妖魔的脖頸,三郎遂抽出腰刀,砍下它的腦袋,變成一條斷頭的大蟒蛇。原來,姑娘是洱海龍王的公主,羨慕人間花好月圓而出來遊玩,被妖魔定身在牆上變成一幅畫,是三郎美妙的琴聲才破了妖法。從此三郎和龍女結為夫妻,過上幸福的生活。而龍頭三絃也在白族民間流傳開來。
龍頭三絃也是白族青年男女唱山歌、對調子不可缺少的伴奏樂器。每逢大理的“繞三靈”歌會和劍川石寶山歌會期間,白族人民穿上節日的盛裝,在歌會上載歌載舞,悠揚婉轉的調子聲此起彼伏;而圓潤深沉的三絃聲,則迴盪在山間林莽之間。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shxai33.000webhostapp.com/2018/10/%e9%be%8d%e9%a0%ad%e4%b8%89%e7%b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