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十五)

一(五十四)列了很多古人的描写孤独的诗。这些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全篇并无“孤独”二字,但读完之后就给人一种很孤独的感觉。这似乎是文学作品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要说啥就是不明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对文学作品来说,这样似乎并无不妥。可是对小学生中学生学语文的时候来说,就挺惨了。读这种文章,必然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作者想表达啥。这就很烦人,这些作者想表达啥又不明说,非要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一旦考试中遇到这种问题,立刻让人头大。要想答的跟标准答案差不多,还是很有难度的。

其实吧,想啥说又不明说最适合用在骂人上了。如果骂人带一堆脏字,就会显得很没素养很low。如果能不带脏字的骂人,而且骂完了甚至让人感觉是在夸他,这就很厉害了。第一眼看上去觉得全是好听的话,再仔细一琢磨发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原来这孙子是在骂我啊。这种功力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了。

让我们努力提高文学素养吧。

clouds-hd-wallpaper-landscape-67832 (1).jpg

Image from pexels.com


零一系列汇总

头(四十六)兼零(一):归零

零(二)

零(三)空

零(四):零和道

零(五)

零 (六)

零(七):零和游戏

零(八)

零(九):黑洞

零(十)

零(十一):消失

零(十二)

零(十三)兼一(一):老子天下第一

一(二)

一(三):一生一世一心一意

一(四)一的诱惑

一(五)

一(六):一尺之棰

一(七)

一(八):伯乐一顾

一(九)新鮮的朝氣

一(十):专一

一(十一)

一(十二):沆瀣一气

一(十三)一的承諾

一(十四)

一(十五):一窍不通

一(十六)

一(十七):一蟹不如一蟹

一(十八)

一(十九):一叶障目

一(二十)

一(二十一):一字之师

一(二十二)

一(二十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二十四)

一(二十五):一箭双雕

一 (二十六) 一了百了

一(二十七)

一(二十八):一夔已足

一(二十九)

一(三十):一不做二不休

一(三十一)

一(三十二):一毛不拔

一(三十三)

一(三十四):一曝十寒

一(三十五)

一(三十六):不名一文

一(三十七)

一(三十八):黄粱一梦

一(三十九)

一(四十):南柯一梦

一(四十一)

一(四十二):一地鸡毛

一(四十三)

一(四十四):一团和气

一(四十五)

一(四十六):一头雾水

一(四十七)

一(四十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一(四十九)

一(五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一(五十一)

一(五十二):一路上有你

一(五十三)

一(五十四):lonely

一(五十五):本文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oftmetal.vornix.blog/2018/12/30/%e4%b8%80%ef%bc%88%e4%ba%94%e5%8d%81%e4%ba%94%ef%bc%89/

H2
H3
H4
Upload from PC
Video gallery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5 Comments